以此为起点,争做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的“执行者”,而不再只是抑郁症悲剧的“围观者”。
近日,教育部对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这让人看到了希望。提前介入的方式,会尽早消除抑郁症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不过,也要认识到,作为一种成因复杂且康复漫长的心理疾病,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功夫还在答复之外。
比如普筛,准备好了吗?
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存在高比重的抑郁症患者,对心理精神科医生的需求极大。权威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8万名左右的精神心理科医生,10万人中仅有1.7人。
普筛可以最大限度地查出学生群体中的抑郁症患者,但是针对遍布各大城市、乡村的青少年,我国精神心理科的医生依然不足够。抑郁症筛查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检查,目前无法依靠现代科技进行精准的数据监控,主要通过量化表进行检测筛查。在一张被量化的表格面前,专业能力不足的医生可能无法准确鉴定病情,甚至出现错诊、误诊等现象。
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让全社会接纳患病孩子。虽然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抑郁症这个标签所带来的病耻感也在不断减弱。但不可否认,仍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无法直视“抑郁症”这三个字。部分家长因对孩子期待过高,不能正视也不愿意接受孩子出现抑郁症;孩子可能因为抑郁症在学校被老师、同学区别对待,甚至被孤立;部分对抑郁症认识不深的老师,因害怕患抑郁症学生“出事”,要求学生休学……种种外界压力,迫使当事孩子或家庭隐瞒病情,或直接拒绝问诊。
在此现实背景下,学校普筛的确诊结果,能否被父母和孩子接受呢?接受的前提,还是要改变社会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片面认知,加大对相关疾病的科普宣传,消除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区别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减轻孩子和家长的“病耻感”,坦然直面抑郁症。
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程,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其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不妨就以此为起点,都争做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的“执行者”,而不再只是抑郁症悲剧的“围观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陈文韬】
上一篇: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竟是“烧开水”?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