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少年拥有一颗“磁悬浮心脏”_世界热点评
来源:浙江日报    时间:2023-04-25 07:47:55

浙大儿院成功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创国内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纪录

人工心脏的出现,让失去心跳的人,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舒强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一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创造了国内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纪录。


(资料图)

一颗装在背包里的“心脏”

12岁男孩成成患有扩张型心肌病,最近一年病情进展迅速,逐步进入终末期阶段。今年1月感染新冠后,心功能越来越差,严重时不能下床。彼时,浙大儿院正在开展人工心脏临床研究项目,成成的父母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前来求医。

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相当于一个人工制造的血泵,并不需要摘掉原来的心脏,植入人体后,一头连着心脏的左心室,一头连着人的主动脉,辅助患者血液循环。

但是,手术难度很大。而且,成成年仅12岁,体重才30.2千克,两者都突破了以往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下限,风险很高。“人工心脏植入不只是一场手术,背后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和强大的综合实力支撑。”浙大儿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舒强教授告诉记者。

2月25日,成成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历时192分钟,植入的是目前全球最小的“磁悬浮人工心脏”。这项技术是将磁悬浮技术用于人工心脏,通过磁悬浮轴承将叶轮安置在血泵内,叶轮处于悬浮状态,在与泵壳完全脱离接触的情况下高速旋转。叶轮转子四周与泵壳之间存在间隙,血液可以在这些间隙中流动,从而对血液的机械损伤较低,避免了轴承和血液的直接接触,提升人工心脏的血液相容性。研发“磁悬浮人工心脏”,要在保证血泵高效率运转的同时,把血泵体积尽量缩小。

术后不到24小时,成成就苏醒了,撤走了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随后,舒强教授团队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进一步促进成成的心肌逆重构与恢复。术后7天,成成可以下地独自站立,并在床边小范围活动;术后9天,他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术后42天,顺利出院。

现在的成成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只是每时每刻他都要背着一个双肩包,他的腹部有一根特殊的管道,一端连着体内的人工心脏,另一端连着背包里的电池。

“人工心”挽救许多生命

心衰,意味着心脏这个“发动机”随时可能熄火。心脏移植似乎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现实是,寻找合适的供体非常难。人工心脏的诞生,带来了转机。2019年,人工心脏植入术在中国正式获批。

目前,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等到合适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在浙江,人工心脏植入术已有多家医院开展过探索。从2021年省内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到2022年全国首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再到今年2月刷新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纪录,“人工心”挽救了许多生命与家庭。

虽然现阶段的人工心脏已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但还是会有一些患者出现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以及心脏以外其他疾病的影响。

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脱口秀演员王十七在《脱口秀大会》上,把自己人工心脏的故事写进段子里,讲述了因为害怕停电而在家里准备几块移动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为人工心脏充电的故事。2019年,王十七选择了接受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临床试验。手术很成功,他很感慨:“在以为生命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遇到了魔法般的人工心脏,让我活了下来,感谢科技的力量。”

不过,体内的人工心脏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比如,一块电池的电量只能支撑8个小时,他平时无法趴着睡觉,不能靠近电磁炉,不能吃火锅,不能过安检门,体内的血泵时常嗡嗡作响。担心人工心脏和电池可能会给飞行带来未知的风险,他出远门的唯一交通方式是铁路……

人工心脏,并不完美。但是,对于未来的生活,成成和爸爸妈妈充满了信心。最近,成成还去户外的草坪上放风筝,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浙大儿院成功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创国内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纪录

人工心脏的出现,让失去心跳的人,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舒强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一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创造了国内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纪录。

一颗装在背包里的“心脏”

12岁男孩成成患有扩张型心肌病,最近一年病情进展迅速,逐步进入终末期阶段。今年1月感染新冠后,心功能越来越差,严重时不能下床。彼时,浙大儿院正在开展人工心脏临床研究项目,成成的父母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前来求医。

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相当于一个人工制造的血泵,并不需要摘掉原来的心脏,植入人体后,一头连着心脏的左心室,一头连着人的主动脉,辅助患者血液循环。

但是,手术难度很大。而且,成成年仅12岁,体重才30.2千克,两者都突破了以往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下限,风险很高。“人工心脏植入不只是一场手术,背后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和强大的综合实力支撑。”浙大儿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舒强教授告诉记者。

2月25日,成成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历时192分钟,植入的是目前全球最小的“磁悬浮人工心脏”。这项技术是将磁悬浮技术用于人工心脏,通过磁悬浮轴承将叶轮安置在血泵内,叶轮处于悬浮状态,在与泵壳完全脱离接触的情况下高速旋转。叶轮转子四周与泵壳之间存在间隙,血液可以在这些间隙中流动,从而对血液的机械损伤较低,避免了轴承和血液的直接接触,提升人工心脏的血液相容性。研发“磁悬浮人工心脏”,要在保证血泵高效率运转的同时,把血泵体积尽量缩小。

术后不到24小时,成成就苏醒了,撤走了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随后,舒强教授团队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进一步促进成成的心肌逆重构与恢复。术后7天,成成可以下地独自站立,并在床边小范围活动;术后9天,他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术后42天,顺利出院。

现在的成成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只是每时每刻他都要背着一个双肩包,他的腹部有一根特殊的管道,一端连着体内的人工心脏,另一端连着背包里的电池。

“人工心”挽救许多生命

心衰,意味着心脏这个“发动机”随时可能熄火。心脏移植似乎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现实是,寻找合适的供体非常难。人工心脏的诞生,带来了转机。2019年,人工心脏植入术在中国正式获批。

目前,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等到合适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在浙江,人工心脏植入术已有多家医院开展过探索。从2021年省内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到2022年全国首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术,再到今年2月刷新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纪录,“人工心”挽救了许多生命与家庭。

虽然现阶段的人工心脏已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但还是会有一些患者出现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以及心脏以外其他疾病的影响。

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脱口秀演员王十七在《脱口秀大会》上,把自己人工心脏的故事写进段子里,讲述了因为害怕停电而在家里准备几块移动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为人工心脏充电的故事。2019年,王十七选择了接受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临床试验。手术很成功,他很感慨:“在以为生命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遇到了魔法般的人工心脏,让我活了下来,感谢科技的力量。”

不过,体内的人工心脏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比如,一块电池的电量只能支撑8个小时,他平时无法趴着睡觉,不能靠近电磁炉,不能吃火锅,不能过安检门,体内的血泵时常嗡嗡作响。担心人工心脏和电池可能会给飞行带来未知的风险,他出远门的唯一交通方式是铁路……

人工心脏,并不完美。但是,对于未来的生活,成成和爸爸妈妈充满了信心。最近,成成还去户外的草坪上放风筝,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咨询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